
虞美人(Papaver rhoeas)果實概述
虞美人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屬于罌粟科罌粟屬。它的果實具有獨特的形態(tài)和結構,下面將詳細介紹虞美人的果實特點。
1. 果實類型
- 果實類型:蒴果
- 形狀:近球形或卵圓形
- 大小:直徑約5-10毫米
2. 果實結構
- 果皮:薄而光滑,成熟時呈黃褐色或灰褐色
- 開裂方式:橫裂,成熟后果實頂部會裂開,露出內部的種子
- 種子:數(shù)量眾多,細小,呈黑色或深棕色,表面有細微的網(wǎng)紋
3. 果實發(fā)育過程
- 花后發(fā)育:虞美人開花后,花朵凋謝,子房逐漸膨大,形成果實
- 成熟時間:通常在花后4-6周內成熟
- 顏色變化:果實從綠色逐漸變?yōu)辄S褐色或灰褐色
4. 生態(tài)與用途
- 生態(tài)價值:虞美人的果實和種子為多種鳥類提供食物來源,有助于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物種多樣性
- 藥用價值:雖然虞美人的果實本身不常用作藥材,但其全株含有多種生物堿,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
- 觀賞價值:虞美人是常見的觀賞植物,其果實也具有一定的觀賞性
5. 種子傳播
- 傳播方式:果實成熟后,種子通過風力、動物或水流等方式傳播
- 適應性:虞美人的種子具有較強的適應性,能夠在多種環(huán)境中生長
6. 其他信息
- 栽培管理:虞美人喜歡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耐旱、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高,適合在春季播種
- 文化意義:虞美人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常被用來象征美麗和哀愁,如《虞美人》詞牌名即來源于此
列表形式
| 項目 | 描述 |
| --- | --- |
| 果實類型 | 蒴果 |
| 形狀 | 近球形或卵圓形 |
| 大小 | 直徑約5-10毫米 |
| 果皮 | 薄而光滑,成熟時呈黃褐色或灰褐色 |
| 開裂方式 | 橫裂,成熟后果實頂部會裂開,露出內部的種子 |
| 種子 | 數(shù)量眾多,細小,呈黑色或深棕色,表面有細微的網(wǎng)紋 |
| 成熟時間 | 通常在花后4-6周內成熟 |
| 顏色變化 | 果實從綠色逐漸變?yōu)辄S褐色或灰褐色 |
| 生態(tài)價值 | 為多種鳥類提供食物來源,有助于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物種多樣性 |
| 藥用價值 | 全株含有多種生物堿,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|
| 觀賞價值 | 常見的觀賞植物,果實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|
| 種子傳播 | 通過風力、動物或水流等方式傳播 |
| 適應性 | 種子具有較強的適應性,能夠在多種環(huán)境中生長 |
| 栽培管理 | 喜歡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耐旱、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高,適合在春季播種 |
| 文化意義 |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常被用來象征美麗和哀愁 |
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虞美人的果實。
品名:虞美人種子
高度:約50-60cm
花色:混色,單色
花期:5-9月份 (40-60天)
播種量:3-4斤/畝
播種期:無霜期、十度以上
適播地: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(qū)種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