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籽粒莧(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)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的作物,其種子不僅可食用,還可以用于留種。以下是關(guān)于籽粒莧留種的詳細指南:
1. 選擇合適的植株
- 健康狀況: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植株。
- 產(chǎn)量表現(xiàn):選擇產(chǎn)量高、籽粒飽滿的植株。
- 抗逆性:選擇對環(huán)境適應性強、抗逆性好的植株。
2. 確定留種時間
- 開花期:籽粒莧一般在播種后60-90天進入開花期。
- 成熟期:從開花到種子成熟大約需要30-45天。
- 最佳收獲時間:當大部分種子變?yōu)楹稚蚝谏?,且輕輕搖動植株時有種子脫落時,即可收獲。
3. 收獲和處理
- 收割:用剪刀或鐮刀將成熟的花序剪下,盡量避免損傷種子。
- 干燥:將剪下的花序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干,避免陽光直射。
- 脫粒:將干燥后的花序放入布袋中,輕輕敲打或搓揉,使種子與花序分離。
- 篩選:使用篩子或風選機去除雜質(zhì)和不完整的種子。
4. 存儲
- 容器選擇:選擇干燥、密封的容器,如玻璃瓶或塑料罐。
- 環(huán)境條件:存放在陰涼、干燥、通風的地方,避免高溫和潮濕。
- 標簽:在容器上貼上標簽,注明品種名稱、收獲日期等信息。
5. 種子質(zhì)量檢測
- 發(fā)芽率測試:取一小部分種子進行發(fā)芽試驗,確保種子的發(fā)芽率在85%以上。
- 純度檢測:檢查種子中是否有其他雜草種子或異物。
6. 注意事項
- 隔離種植:為了避免不同品種之間的雜交,建議留種田與其他品種的籽粒莧保持一定的距離(至少500米)。
- 定期更新種子:即使保存得當,種子的活力也會逐漸下降,建議每隔2-3年更新一次種子。
- 記錄保存:詳細記錄每個品種的種植、收獲和存儲過程,以便未來參考。
通過以上步驟,您可以成功地留種籽粒莧,為未來的種植提供高質(zhì)量的種子。
品名:籽粒莧種子
畝用量:4-5斤
畝產(chǎn)量:6000-8000kg
播種期:十度以上
割草期:播種后6-8周后,植株高度達到一米左右可開始第一次刈割
適播地:年降雨量250mm以上地區(qū)種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