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紅葉紫荊簡介】
紅葉紫荊為落葉灌木,幼樹樹干紫紅色,大樹紫褐色,枝條紫紅色。單葉互生,展葉始為亮紫紅色,夏季為紫紅色,秋季落葉前逐漸褪色,為綠紫色;葉近圓形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,全緣,掌狀脈。
紅葉紫荊花期較早,在3月上旬花芽即可萌動,花期20多天,先花后葉,繁花簇生枝間,花形似蝶,滿樹紫紅,絢麗可愛。開花末期,又有亮紫紅色葉子不斷長出,在春、夏、秋三季,均有較好的觀賞效果,尤其以早春和夏季更佳。葉子在10月下旬變色,葉花觀賞期在240天左右。
園林應(yīng)用中,采用孤植、對植、嵌植能突出紅葉紫荊的單體美。采用叢植、群植能形成集團(tuán)花簇,暄染主體色彩。花謝后紅葉紫荊特有的具有光澤的葉片伴隨整個生長期,與綠化背景相映襯,能構(gòu)成美麗的景色。
播種期:無霜期
適播地:宜植于土層深厚、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中
二、紅葉紫荊適合什么樣環(huán)境
對土壤要求則不嚴(yán)格,無論是在黑土,黃土,黏土,甚至是砂石土中,都能生長開花。
土壤的優(yōu)劣直接直接決定紅葉紫荊幼苗長勢的水平,直接直接決定幼苗生長是不是健康,如土壤非常好,成長環(huán)境非常好,因此打理則會容易很多,幼苗的品質(zhì),生長速度也會隨之加快很多。紅葉紫荊對土壤限制較少,可栽植在砂石土,黃土,黏土,沙多的土壤也沒問題。但繁育幼苗應(yīng)該選土壤松軟通氣,富含有機(jī)質(zhì),地勢平坦,排水順暢的良田。夏季來臨下雨變多,雨水要能立刻的排出,否則可能大面積死苗。地勢重點就是要有利于排出積水,土壤差不多便可,光照時間足夠,紅葉紫荊耐凍耐干耐澇性較好。
對地形地貌亦無過高要求,只要有利于排水,澆水即可。
三、紅葉紫荊播種土地怎么整理
首先要將地面雜草雜樹和其他垃圾清理一遍,將地面清理干凈,并撒上2~3噸的有機(jī)肥,如豬糞,牛糞,豆餅等底肥。
耕地就簡單的多,在能翻耕的情況下,最好是細(xì)耕細(xì)耙,將土壤全部打碎,土地整理的越精細(xì),越有利于種子發(fā)芽和生長。
紅葉紫荊春季嫁接時間為3月中旬至9月上旬。采用芽接(切腹接),枝接(雙舌接,切腹接、劈接、插皮接)效果均較好,接穗可以充分利用,砧木采用直徑為0.8至1厘米較好,嫁接部位以離地面5厘米左右為好,既便于操作和綁扎,又適宜培養(yǎng)優(yōu)質(zhì)大苗。
紅葉紫荊生長較快,春季枝接后,當(dāng)年苗高可達(dá)149厘米,分枝3.5個,枝平均長度132厘米,冠幅67.8厘米。二年生苗高194.5厘米,分枝5.1個,平均枝條長度127.9厘米。
四、紅葉紫荊怎么種植
用紅葉紫荊打造美麗景觀,多采用大面積種植方法,也有條播法,具體視品種和實際環(huán)境而定。
紅葉紫荊的種子大小一般,出芽能力較好,在下種之前可簡單的催芽方法,部分過程確實非常簡單,使用冷水浸泡一日,過后取出來餿干便可種植,下種深度適當(dāng)或很淺的就好,蓋土深度不多于5cm。一般采用成條播種,下種過后還可以蓋上保溫膜,或秸稈之類的保濕物,來加快發(fā)芽率。在下種過后可以采用手工摟土或機(jī)械摟土覆土